2018-09-30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輯(II)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輯II
Special Issue on "Ritual, Festival and Socio-Cultural Practices of Asia-Pacific Society" — Part II


王嵩山。〈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導論〉。《民俗曲藝》201 (2018.9): 1-23
Wang Sung-shan. “Ritual, Festival and Socio-Cultural Practices of Asia-Pacific Society: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1 (2018.9): 1-23.

......我們需要批判性研究廣泛的見之於當代社會中的「儀式與節慶」的性質,並進而反思無形文化資產所隱含的文化範疇之社會實踐面向。不論是著名的、行之有年的美國Smithsonian Folklife Festival,或是日本無形文化遺產中的山車巡行,臺灣的媽祖進香與王船儀式,無形文化遺產保存實凸顯了習慣、儀式與信仰的密切關聯。儀式與節慶的研究及其社會文化意涵,除了涵蓋文化保存與宗教人類學研究,亦涉及物之區辨與連結的社會文化再現與創造的人類學議題。......
......儀式與節慶的文化展演往往以儀式中特定的社會表徵為元素,針對不同的展演情境加以轉化,日後持續的使用,產生現代的意義。儀式與節慶的文化展演除了是亞太社會的重要文化現象,人們透過每一次的展演,透過選擇特定的社會表徵,加以運用,就相當於對儀式與節慶的再次詮釋,透過詮釋與意義的建構,而界定了與他人的不同,確定了族群的界限、延續文化內部社會關係、也表彰了在現代社會中自我文化的面貌。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趙綺芳。〈民俗、藝能與文化資產:沖繩竹富島的當代儀式實踐〉。《民俗曲藝》201 (2018.9): 25-63
Chao Chi-fang. “Folklore, Performing A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Contemporary Ritual Practices of Taketomi Island in Okinawa.”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1 (2018.9): 25-63.

呂永昇。〈香港潮僑盂蘭勝會的「申遺」與潮屬社群的重建〉。《民俗曲藝》201 (2018.9): 65-100
Lui Wing Sing. “The Desig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Yulan Ghost Festival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Ethnic Chaozhou Communitie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1 (2018.9): 65-100.

屈嘯宇、彭連生。〈神在此間:浙江鄉村醮儀召請科儀本中的空間觀念折衝〉。《民俗曲藝》201 (2018.9): 101-67
Qu Xiaoyu and Peng Liansheng. “Deities Reside Within: Negotiation of the Spatial Concept in the Summon Ritual Script of the Rural Jiao in South Zhejiang.”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1 (2018.9): 101-67.

Research Note

徐玫玲。〈從《台灣鄉土交響曲》論許石民歌採集與音樂記錄脈絡〉。《民俗曲藝》201 (2018.9): 169-225
Shyu Mei-ling. “A Study of the Folk Song Collection and the Context of the Musical Records of Hsu Shih, Being Based upon His Work Symphonic Folk Songs of Taiwan.”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 201 (2018.9): 169-225.



王嵩山教授主編專題系列
《民俗曲藝》第201期(2018.9目錄
(摘要參見https://ritualtheatreandfolkloreat.blogspot.com/2018/08/ii.html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輯II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導論 / 王嵩山
民俗、藝能與文化資產:沖繩竹富島的當代儀式實踐 / 趙綺芳
香港潮僑盂蘭勝會的「申遺」與潮屬社群的重建 / 呂永昇
神在此間:浙江鄉村醮儀召請科儀本中的空間觀念折衝 / 屈嘯宇、彭連生
〔研究紀要〕
從《台灣鄉土交響曲》論許石民歌採集與音樂記錄脈絡 / 徐玫玲

~~~~~~~~~~~~~~~~~~~~~~~~~~~~~~~~~~~
《民俗曲藝》第200期(2018.6目錄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輯I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導論 / 王嵩山
是傳統還是創新?儀式、性別階序與規範實踐之間的阿美族都蘭婦女組militepuray / 羅素玫
聖母意象與無形文化遺產:以都會阿美族「愛的饗宴」和「慶祝聖母升天節」祭典活動為例的分析 / 葉淑綾
文化遺產的束縛或護衛?以阿米斯音樂節的文化實踐與創造能動性為例 / 林芳誠
〔調查報告〕
蘇州上方山太姥信仰及儀式文藝的調查報告 / 陳泳超

~~~~~~~~~~~~~~~~~~~~~~~~~~~~~~~~~~~
《民俗曲藝》第193期(2016.9目錄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專輯II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導言 / 王嵩山
〔專題:研究論文〕
跨文化表演的研究途徑:臺灣一場緬甸音樂表演的互為主體與多點民族誌研究 / 呂心純
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 / 林曜同
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的主體性與真實性建構:臺東池上水圳耕作區與花蓮壽豐河川地種植的案例分析 / 張育銓
〔專題:研究紀要〕
「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與地方實踐:以「雲林六房媽過爐」為例 / 徐雨村

~~~~~~~~~~~~~~~~~~~~~~~~~~~~~~~~~~~~
《民俗曲藝》第192期(2016.6目錄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專輯I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導言 / 王嵩山
傳承的挑戰:排灣古樓巫師傳統的衰微與復振 / 胡台麗
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 / 呂玫鍰
花樣本:貴州苗族刺繡技藝傳承與地方社會 / 何兆華
達邦社戰祭歌謠作為口傳音樂文化遺產的研究 / 呂鈺秀

~~~~~~~~~~~~~~~~~~~~~~~~~~~~~~~~~~~~
《民俗曲藝》第186期(2014.12目錄
文化遺產與記憶專輯II
文化遺產與記憶:導言 / 王嵩山
文化遺產的脈絡、記憶與詮釋:以萬山岩雕為例 / 王美青
信仰、記憶與建構:談六房媽過爐 / 黃漢偉
臺灣媽祖廟現存「御匾」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集體記憶與政治神話 / 李建緯

~~~~~~~~~~~~~~~~~~~~~~~~~~~~~~~~~~~
《民俗曲藝》第185期(2014.9目錄
[文化遺產與記憶專輯I
文化遺產與記憶:導言 / 王嵩山
朝鮮宗廟祭禮樂的當代保存與記憶 / 黃心蓉
當「做花」成「做人」:施洞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承與變遷 / 何兆華
創世史詩梅葛的記憶:楚雄彝族歌謠的傳統與再現 / 黃季平

~~~~~~~~~~~~~~~~~~~~~~~~~~~~~~~~~~~~
《民俗曲藝》第176期(2012.6)目錄
[物、地方知識與空間觀專輯]
導論:物、地方知識與空間觀 / 王嵩山
物質性、符號與美感所在:陶壺世界的感知詮釋 / 萬煜瑤
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建築空間之變遷 / 蔡侑樺、徐明福
遺產做為一種空間識別:花蓮豐田社區的遺產論述 / 張育銓

~~~~~~~~~~~~~~~~~~~~~~~~~~~~~~~~~~~~
《民俗曲藝》第166 (2009.12) 目錄
[民俗實踐、物與時間觀專輯]
導論:民俗實踐、物與時間觀 / 王嵩山
找吃找穿的時間:貴州施洞苗人曆法實踐中的我群建構 / 何兆華
食物符碼與儀式行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現 / 胡家瑜
"Tradition,? Internal Deb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Time in the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Seven-Stringed Zither (Qin) / Tsai Tsan-huang
賽夏音樂中的時間疊置與延展 / 呂鈺秀
臺南廖枝德司阜落篙程序之研究 / 林宜君、吳宗江、徐明福
形式變貌:大溪木器形式風格之探索 / 賴明珠

~~~~~~~~~~~~~~~~~~~~~~~~~~~~~~~~~~~~
《民俗曲藝》第161 (2008.9) 目錄
[身體、藝術與社會專輯]
導論:身體、藝術與社會 / 王嵩山
身體自主、理性主體與戲劇想像:尼采與亞理斯多德 / 吳承澤
身體.歷史.性別.權力:舞蹈劇場與臺灣社會,1980s–1990s / 陳雅萍
浪漫化的瘋癲:戲曲中的大腦疾病 / 蔡振家
排灣族藝術圖像中「人」的形體與意象分析:從神話與雕刻談起 / 萬煜瑤
歷史紀念館的展示敘述:身體、紀念與歷史關聯的初步探討 / 曹欽榮

~~~~~~~~~~~~~~~~~~~~~~~~~~~~~~~~~~~~
《民俗曲藝》第157 (2007.9) 目錄
[展示文化專輯II
導論:展示文化 / 王嵩山
異、色、毒:北東南亞山地族群的觀光圖像 / 謝世忠
形塑茶藝:臺茶博覽會之展示建構與想像 / 駱鴻捷
文化產業中文化如何展開? / 劉大和
產業遺址製造與城市形象工程:以魯爾區(Ruhr Area)區域轉型為例 / 楊凱成

~~~~~~~~~~~~~~~~~~~~~~~~~~~~~~~~~~~~
《民俗曲藝》第156 (2007.6) 目錄
[展示文化專輯I
導論:展示文化 / 王嵩山
達悟落成慶禮中anood的音樂現象及其社會脈絡 / 呂鈺秀
Makapahay a calay(美麗之網):當代都蘭阿美人歌舞的生活實踐 / 蔡政良
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 / 江柏煒
讓吃鼓藏及我們的村子走向世界:地方菁英的敘述與苗的現代性 / 簡美玲
重構臺南平埔「公廨」空間:形式溯源與轉化探討 / 郭美芳、徐明福

~~~~~~~~~~~~~~~~~~~~~~~~~~~~~~~~~~~~
《民俗曲藝》第152 (2006.6) 目錄
[文化遺產與城市生活專輯]
導言文化遺產與城市生活 / 王嵩山
原型與變異試論戰前大溪木器產業的源起與開展 / 賴明珠
神聖與凡俗的交錯臺中市東、西區土地公廟的研究 / 舒奎翰
做月內與坐月子中心舊民俗轉為新產業 / 黃季平
傳統的再生與變異當代梅州佛教香花的職業化與未來趨向 / 王馗
臺中新樂軒與何厝關係之研究 / 柯孟潔

~~~~~~~~~~~~~~~~~~~~~~~~~~~~~~~~~~~~
《民俗曲藝》第148 (2005.6) 目錄
[全球化與地方文化展演專輯]
導論 / 王嵩山
胡撇仔的分裂時空———從「本土文化」之外再看歌仔戲 / 司黛蕊
殖民化與全球化:從日治時期音樂學者的調查記錄看臺灣原住民音樂的變遷及其成因 / 王櫻芬
日本地方產業振興設施之案例研究———地場產業振興中心與道之驛之探討 / 黃世輝
阿里山鄒族的「舊文化」與「新傳統」 / 王嵩山

~~~~~~~~~~~~~~~~~~~~~~~~~~~~~~~~~~~~
《民俗曲藝》第142 (2003.12) 目錄
[臺灣的民俗研究方法論反思專輯]
前言:臺灣的民俗研究方法論反思 / 王嵩山
廟記錄的方法論臺灣三次廟普查案例的比較 / 黃季平
以社羣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臺灣客家聚落為例 / 林秀幸
民俗學、民族學與舞蹈研究方法論的回顧 / 趙綺芳
民族音樂學研究概念與採譜方法論以其於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之應用為例 / 呂鈺秀
臺灣布袋戲研究的方法論 / 陳龍廷
民族誌作為一種民間工藝研究方法之初探以研究者經驗為出發 / 陳怡方